類風濕性關節炎與「肺纖維化」的關係
類風濕性關節炎者的免疫系統,除了影響關節外,還有可能影響身體多個部位,一旦侵犯到肺部,就可能會引發間質性肺病(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, ILD),研究指出,超過10%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會發生間質性肺病 ,此時肺部內的肺泡、血管當中及之間的組織會逐漸變厚、變硬,形成永久性結痂,進而造成肺部纖維化,阻礙正常的氣體交換,肺功能也因此下降,病友只要稍微的活動就會感到喘、容易乾咳與疲憊,若未及時治療將可能進展為漸進性肺纖維化(Progressive Pulmonary Fibrosis, PPF)。據統計,合併患有間質性肺病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,近3成會發展為漸進性肺纖維化 ,其致死風險更勝肺癌。
病友該如何警覺「肺纖維化」
肺功能檢查時間點包括:
• 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時
• 出現「咳、喘、累」相關症狀時
• 確診肺部纖維化後,依病程進展排定數個月不等的追蹤頻率
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且不具特異性,一旦有「易喘、乾咳、常疲累」三大症狀,請主動和您的主治醫師討論,以利及時獲得妥善診斷,或經醫師協助轉診至胸腔內科進行評估(提醒:每個醫療院所醫療團隊合作方式不同,實際狀況還請以您的主治醫師建議為主)。
「肺纖維化」相關檢查
常見檢查方式包括:
• 聽診:醫師會聽診後背下肺葉,確認是否有異常連續性如魔鬼氈撕裂的爆裂呼吸音。
• 肺功能檢查:包括用力呼氣肺活量(FVC)以及一氧化碳瀰漫量(DLco),前者(FVC)是測量一口氣內盡全力呼出的氣體總量,後者(DLco)是測量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能力。
• 影像學檢查
(1) 胸部X光:觀察肺部結疤陰影的初步檢查手段。
(2) 高解析度斷層掃描(HRCT):可提供詳細肺部圖像,以此評估疾病嚴重程度。
(3) 心臟超音波:確認有無肺動脈高壓及心臟衰竭等狀況。
目前「肺纖維化」的治療方式
肺纖維化是不可逆的,因此及早發現,及早接受治療才能盡量保留肺功能,以維持生活品質。在藥物方面,除了透過免疫抑制劑、類固醇、生物製劑等藥物來控制全身發炎反應,減少免疫系統對肺部造成的破壞外,也可以使用抗纖維化藥物,藉由抑制纖維化相關之生長因子,避免纖維組織過度增生而達到控制肺部纖維化,同時降低肺功能受損速度,更能減少急性惡化機率。根據臨床試驗顯示 ,抗纖維化藥物可以延緩57%肺功能惡化速度,減少70%的急性惡化發生機率,並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症狀。
非藥物的治療,包括氧氣治療或肺部移植等。氧氣治療可維持血液中的含氧量,減輕呼吸困難的情況。而肺部移植是指使用捐贈者的肺來替換已受損的單肺或雙肺,雖無法治癒,但卻可以提高生活品質,幫助延長壽命。
「肺纖維化」該如何復健
呼吸治療與日常的復健運動,可以提升身體的氧氣利用率,讓剩餘的肺功能良好發揮,減少肺部不適感,同時延緩肺纖維惡化。醫師與呼吸治療師會依據病友症狀程度,擬定個別化的訓練處方,例如有氧行走訓練、騎單車或爬樓梯,再配合適當的呼吸技巧及運動時間,逐步增強呼吸及肌肉力量,提高消耗氧氣的效率、降低呼吸困難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