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用畫筆傳遞所愛
標題:用畫筆傳遞所愛
作者:協會會友-賴淑惠/劉家君採訪撰稿
全文:
在42歲時我開始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,當時頻繁進出急診室,卻找不出明確的原因。直到醫生轉介我到免疫風濕科,經過檢查,才確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(RA)。
確診後的治療並不容易。那時候,還沒有現在這麼多先進的藥物,生物製劑尚未被引進,我只能依靠傳統藥物治療。這些藥雖然能暫時緩解症狀,卻無法完全控制發炎,導致關節逐漸變形,生活受到極大影響,心理壓力也日益加重。
後來,隨著治療技術的進步,生物製劑納入健保,我得以使用新藥,病情終於獲得控制,疼痛減輕,生活也逐漸回穩。雖已錯過黃金治療期,變形的關節無法逆轉,但我重新找回了行動的自由與生活的希望。
剛確診時,我曾陷入極大的痛苦與否定,但在協會的支持、醫療團隊的細心照顧,以及家人的陪伴下,我慢慢學會與疾病共處,學會放下內心的痛,重新看到生活的美好。
那段過程,就像傳說中老鷹到了四十歲時,喙鈍爪鈍、羽毛厚重,無法再飛翔,只能選擇退入山中,歷經五個月敲掉舊喙、拔除爪羽的痛苦,才能重獲新生,再飛翔三十年。而我,就如同那隻老鷹——在沉痛中沉潛、蛻變,終於能展開全新的旅程。
病情穩定後,我開始走出家門去旅行,也開始接觸繪畫。某次畫中,我畫下一位在海邊沉思的小女孩,靜靜仰望天際翱翔的老鷹——那正是我的縮影。我曾畫下風景與情感,也曾用畫筆傳遞對家人的愛。繪畫成為我與世界連結的方式,也帶給我內心的平靜與滿足。
我想說的是,RA會改變我們的生活,但不代表人生就此停滯。接受治療、調整心態,並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物,無論是旅行、創作、還是單純的日常美好,都能讓我們重新找到力量,重新起飛。
謝謝一路陪伴我的家人、醫療團隊與協會,讓我能走到今天。也希望我的故事,能帶給其他病友一些勇氣與光亮。